一、裂隙燈顯微鏡的作用
裂隙燈顯微鏡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用裂隙燈顯微鏡可以清楚地觀察眼瞼、結膜、鞏膜、角膜、前房、虹膜、瞳孔晶狀體及玻璃體前1/3等眼前段組織的病變情況.可確定病變的位置、性質、大小及其深度;
若配以附件,如:平凹前置鏡、眼底檢查用接觸鏡、三面鏡和前房角鎮等,可分別對眼底黃斑部及至鋸齒緣周邊部、前房角等部位做精細檢查;
在隱形眼鏡的驗配中.配前對配戴者眼前段的常規檢查,若有角膜炎、結膜炎、瞼裂斑、上眼瞼嚴重下垂、眼瞼閉合不全、瞬目遲鈍(每分鐘少于12次)等癥者、應慎戴隱形眼鏡;
在隱形眼鏡配戴前應對配戴者做特殊檢查。例如,測淚液破裂時間,了解淚道液分泌量和粘滯程度,檢查淚道通暢程度等;
在隱形眼鏡配戴前,用帶刻度的裂隙燈顯微鏡測量配戴者角膜直徑的大小,作為選探鏡片直徑的依據;
在隱形眼鏡配戴后進行鏡片配適的評估。主要包括:角膜覆蓋程度的檢查、鏡片中心定位、眨眼時鏡片的移動度、視上時鏡片的下垂及“上推試驗”時鏡片的松緊度等;
此外,使用裂隙燈顯微鏡還可以檢查隱形跟鏡的表面質量。目前,使用裂隙燈顯微鏡觀察鏡片主要判斷:鏡片表面的光滑度和鏡片的完整性,從而評價鏡片生產的工藝質量;鏡片中有無不透明雜質、斑漬附著及混濁等現象,推斷鏡片材料的純凈度和聚合質量;陳舊鏡片表面有無劃痕、磨損和分辨鏡片表面沉淀物的類型、顏色和形態。
二、使用前對儀器的檢查
首先將對焦棒插入儀器相應的插孔中,打開照明電源(開關);按照使用者的屈光不正度,分別轉動兩個目鏡的調節圈;轉動兩目鏡筒、使兩鏡中心距與觀察眼的瞳距相一致, 沿運動滑臺移動顯微鏡,一只手握手柄前后推移進行粗調焦,另一只手握操縱桿前后移動進行細調焦,直至所看到的裂隙像最清晰為止;觀察裂隙像亮度是否足夠、均勻.一般不應低于2000lx; 開大裂隙,轉動光圈盤,觀看光圈形狀、濾色片是否良好及光圈轉動是否靈活。裂隙像高度最大8mm,最小0.2mm;
開大光圈,調整裂隙,觀看裂隙像開合是否靈活均勻,兩邊是否平行,有無毛刺,裂隙像最窄處應為0.2mm以下.最寬應為8mm; 檢查裂隙像方位調整是否良好,裂隙像應繞中心軸可做自由旋轉;
檢查共焦共軸是否良好,此時應將顯微鏡置于正前方,裂隙系統處于略偏左或偏右的位置;最后取下對焦棒,使用人員更換時,必須重新校正。
三、使用前儀器的調整和準備
首先使被檢者坐位舒適,頭部固定于頜托和額靠上 ;
通過調節臺面高度、頭架上下調節和調節儀器高度,使裂隙像上下位置適中。注意:調整后被檢眼外毗部與頭架側方的刻線記號“一”對齊;
通過操縱手柄和操縱桿調整儀器的左右和前后位置,以保證裂隙像位置正確且可清晰觀察。注意:操縱手柄為粗調焦用,操縱扦為精細調焦用,它可以使裂隙像清晰地出現在患眼需要觀察的不同深淺的部位。調節時應先祖調焦,再細調焦;
轉動手輪,可改變裂隙寬窄:
改變裂隙照明系統和雙目立體顯微鏡系統的夾角,也可用此手輪作拉手;
裂隙長短用轉動光圈進行調節;
旋緊螺釘可固定裂腺照明系統和雙目立體顯微鏡系統;
注視燈可左右旋180o,并可上下、遠近自由選用,需要時令患眼注視目標方向,
檢查前應考慮是否用散瞳藥,因為檢查前房和虹膜,在散瞳后不便觀察,而檢查晶狀體,玻璃體和眼底則必須散瞳。
四、主要的檢查方法
裂隙燈顯微鏡有多種使用方法,加上必要的附件,使用范圍更可擴展。
裂隙燈顯微鏡應在暗室中使用。在使用時,一般使照明光線來自顳側,與顯微鏡成40°夾角。在照射不同部位和深度的結構時,如前房角、玻璃體或眼底等,則需要改變夾角,有時也可使患者轉動眼球協助之。常使被檢者注視視標,或囑其注視顯微鏡,但不應使患者向光線注視。
在檢查時,檢查者兩肘固定在檢查臺上,左手用以調整裂隙燈的位置,右手用以調節裂隙照明系統與顯微鏡的共同轉動把柄或顯微鏡的精細調節螺旋。在必要時可用左手輕輕撐開被檢眼。
通常先用低倍顯微鏡檢查,此時所見物像清晰,視野較大,當決定詳查其中某部位時,再用較高倍數,使物像增大,但視野變小。
綜上所述,裂隙燈顯微鏡檢查有六種基本照明方法。其中,彌散光線照射法、直接焦點照射法和后部照射法最為常用。在實際應用中,嘗試多種檢查法合并應用。檢查者在已經熟練掌握各種檢查法之后,常常能變為不自覺地隨時合并交叉應用而達到運用自如的地步。
此外,在檢查中裂隙像的長度、寬度應依具體情況而定。最大的長度一般用于橫掃眼部,綜觀眼部病變;在檢查晶狀體時.可適當縮短長度,以減少眩目;配合前置鏡或接觸鏡進行眼底或后部玻璃體檢查時,長度也應適當縮短。
五、檢查方法
1)彌散照明法:是裂隙燈常用的檢查方法,照明光源斜向投射,投射觀察角45°(30°~50°),光源加覆磨砂濾光片,并充分開大裂隙,使眼表處于一種彌散照明狀態。用高亮度、低倍顯微鏡進行觀察。
這是最常用的檢查方法,此法常用于眼前段的快速初步檢查,包括眼瞼、結膜、淚膜、角膜、鞏膜、前房、虹膜、瞳孔、晶狀體等,是檢查角膜大體水腫的最好方法,將寬光束對在角膜周邊,使角膜水腫面在角膜中央呈現灰色。如發現病變再改用其他方法檢查。同時也可用于軟性角膜接觸鏡、硬性角膜接觸鏡的配適評估。這一方法主要是檢查眼部的顏色和形態的變化,以判斷病變。
2)直接照射法:此法為裂隙燈顯微鏡檢查法之基礎。其基本特點是裂隙燈和顯微鏡的焦點重合。光源從左側或右側成40°~65°投射到角膜組織上,將裂隙調到很細的寬度形成“光刀”,將顯微鏡的焦點投射到被檢查組織上從而對組織進行細微地觀察。用中至高倍亮度、中至高倍顯微鏡進行觀察。
光線的焦點與眼睛接觸后,其光學效果取決于被光線通過的組織的透明度。如光線焦點落于不透明的組織上,如鞏膜和虹膜時,則因大部分光線被反射,一部分被分散和吸收,而得到光亮而整齊的照射區。但如果焦點光線通過一透明而分散光線的間質如角膜和晶狀體時,則形成以乳白色的光學平行六面體。其所以如此,是由于角膜或晶狀體在彌散光線下雖然是透明的,但系由復雜的細胞組成,仍屬于不均勻的介質。當光線透過時,由于組織內部的結構,可使光線發生反射、屈折和分散,終至在角膜或晶狀體上形成乳白色的光學平行六面體。
寬光照射:如將裂隙放寬至1mm(即為寬度之半),稱為寬光照射,以便檢查以前用彌散光線照射法用低倍鏡所見的病變,或發現以前所未見到的病變。可以全面觀察角膜的彎曲度、厚度、有無角膜浸潤、角膜潰瘍、角膜異物、角膜后沉著物、瞳孔、虹膜等各層次、形態及病變。
窄光照射:如將裂隙縮小,則光學平行六面體之前后兩面同時變窄,但前后的厚度不變,即為窄光照射,當縮小至0.5mm以下時,即可成光學切面。本法便于確定病變位置,分辨角膜傷口是否為穿通性,以及觀察其他細致的病變。因為光線較弱,為達成較好的檢查,檢查者之眼需在良好的暗適應狀態。
圓錐光線:此法采用極小的圓孔代替平常所用的裂隙,由此小圓孔發出圓錐形光線。當次圓錐形光線照射到前房中時,最輕度的房水混濁也可以被檢查出來,在房水中可見有浮游的微粒。采用此法檢查時,應使暗室極度黑暗,檢查者處于很好的暗適應狀態,否者不宜看出此細致變化。操作時,將裂隙燈長度調至最小,寬度最寬,高亮度,中至高倍放大率進行觀察。在觀察時,將焦點對準虹膜,觀察房水的情況。
3)后部反光照明法:借后部反射回來的光線檢查透明的、半透明的、正常的和病理的組織,檢查時將裂隙燈的焦點照射于目標后方的不透明組織上或反光面上,而顯微鏡的焦點調整到被觀察的組織上,利用投射在虹膜、晶狀體或視網膜上而產生的反射光,相對應的前部組織進行觀察。如觀察晶狀體前部時,須將光線焦點照射于晶狀體后囊上,或利用從眼底反出的光線。直接后部反光照明法,即被檢查的組織恰好位于反射光線的路線上。臨床上常用來觀察角膜后壁的沉淀物、角膜上皮或角膜內皮水腫、角膜深層異物、角膜新生血管、角膜上的纖維瘢痕等。如將裂隙燈的光線焦點照射在晶狀體后囊上,利用其反光還可觀察晶狀體的細小空泡以及虹膜萎縮、白內障等。間接后部反光照射法,即被檢查的組織位于反射光線的路線的一側,以無光線的區域為背景進行觀察。可檢查角膜浸潤、角膜皺褶等,也可用于檢測角膜接觸鏡鏡片沉淀物,如蛋白質沉淀物等。
在用后部反光照射法時,病變隨背景反光顏色的不同而顯出不同的色澤。如晶狀體小泡,當以晶狀體后囊為反光屏時則呈藍灰色,而以眼底為背景時,則呈黃紅色。
4)鏡面反光照射法:利用照射光線在角膜或晶狀體表面形成的表面反光區,與直接焦點照射法的光學平行六面體相重合,藉該區光度的增強,而檢查該處的組織。此時被照射的反光帶光輝奪目,恰似反光的鏡面,故名為鏡面反光照射法。利用此法,可以查見角膜表面淚膜上的脫落細胞、角膜內皮細胞的鑲嵌形態以及晶狀體前囊和后囊及成人核上的花紋等。需要注意的是此法需用單眼觀察。
5)角膜緣分光照射法:又叫角膜緣散射照明法。此法是利用角膜的透明性能,先將裂隙燈光源直接投射在角膜緣上,光線在角膜組織內形成全反射,在角鞏膜緣上形成一環形光暈,再將顯微鏡焦點聚焦在角膜上,可以清晰地顯示角膜組織的透明度情況,以對側的角膜緣處最清楚。在正常時,除角鞏膜緣呈現光暈及一環形陰影(由鞏膜突所造成)外,角膜本身將無所見。但如角膜某處混濁,該處可見明顯的灰白色遮光體。角膜緣分光照明法適用于檢查角膜的細微變化,常用于檢查角膜沉淀物、角膜浸潤、角膜水皰、角膜血管、角膜水腫和角膜瘢痕等病變,也可用于檢測角膜接觸鏡鏡片沉淀物。
6)間接照射法:本法是把光線照射到組織的一部分上,藉光線在組織內的分散、屈折和反射,對在被照射處附近的遮光物加以分辨。此時顯微鏡的焦點與照射鏡發出光線的焦點不在一起,光線的焦點在遮光物上。本法也可以說是角鞏膜緣分光照明法與后方反光照射法的聯合應用。入射光線與觀察線的角度要大,并且慢慢移動光線將會有助于觀察。此法可用于檢查虹膜內出血、虹膜血管、角膜中的水泡以及血管等。還可通過照射靠近瞳孔的虹膜觀察瞳孔括約肌。
綜上所述,裂隙燈顯微鏡檢查有六種基本照明方法。其中,彌散光線照射法、直接焦點照射法和后部照射法最為常用。在實際應用中,嘗試多種檢查法合并應用。檢查者在已經熟練掌握各種檢查法之后,常常能變為不自覺地隨時合并交叉應用而達到運用自如的地步。
此外,在檢查中裂隙像的長度、寬度應依具體情況而定。最大的長度一般用于橫掃眼部,綜觀眼部病變;在檢查晶狀體時.可適當縮短長度,以減少眩目;配合前置鏡或接觸鏡進行眼底或后部玻璃體檢查時,長度也應適當縮短。
眼科設備需求,歡迎咨詢山東博科!